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

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心态培育四位一体的职业生涯教学实践探索





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心态培育四位一体的职业生涯教学实践探索

成果总结


一、成果简介

(1)编写目的

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指出,“将生涯规划课程必修课建设作为强化就业指导服务的重要内容”,本成果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以及多年来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与实践编写了教材。教材融入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心态培育”四位一体的教学特色,内容涵盖多变时代的生涯规划导论、探索自我、探索职业、探索资源、生涯决策、规划及行动、核心能力建构、就业准备和创业等。通过丰富的内容和灵活的形式来激发大学生关于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规划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职业和就业观提升生涯规划能力和生涯适应力。并依托教材开展了探索。

(2)指导意义

成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注重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和积极心态培育,引导大学生主动把个人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结合。对大学生生涯教育和就业工作有一定的引领作用,能够为高校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3)成果应用和更新情况

成果出版的教材于2019年10月首版,2024年8月再版。截至20252月,已累计重印16次,累计销售6万余册。已经被50余所院校选用。再版时充分结合了当前就业形势和社会发展格局的变迁,如人工智能的新发展、灵活就业的新形势等,强化了立德树人和价值引领的落地与创新,增加了《生涯实践活动手册》帮助学生自我督促行动落实,帮助教师实现过程性评价,对大学生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事业做出了更深入的探索。

2.编写理念

成果编写的教材立足于对当今社会变化的理解对现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反思,并切实回应学生的生涯困惑,重点突出以下理念:

(1)坚持价值引领和学生心理发展任务相统一

把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教育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充分结合青年学生“完成自我统一性”“实现人生使命”的心理发展任务,灵活运用心理学技巧和课程思政等方式,帮助青年学生把个人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协调一致,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祖国需要的领域创造和书写自己的生命意义,实现高质量就业与个人发展的协调一致。

(2)坚持新的生涯理论与时代特征相统一

现有同类教材大多强调“人职匹配”做出生涯选择,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环境。当今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涯规划研究领域也有了众多新进展。本教材紧跟理论前沿,充分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和时代变迁,探索了科学化、本土化和符合时代特征的大学生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新方式。

(3)坚持理念更新与行动转化相统一

当今职业的创新性与个性化愈发凸显,生涯发展路径也从阶梯式的晋升变得越来越非线性弹性工作、灵活就业成为职业发展的新业态做长远的目标设定变得越来越困难。本教材强调帮助学生更新理念,引领学生认识到生涯规划不是去寻找最适合的工作,而是主动设立能力发展目标,坚持行动,并不断根据效果进行调整,做出与未来职业发展相匹配的灵活规划,培养生涯韧性。

3.内容设计

当前职业环境充满偶然性和复杂性,“05后”大学生又是成长在移动网络普及、物质生活丰富、社会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中,他们在职业认同、价值观念和人生规划方面表现出新变化,这都对当今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了挑战。

(1)紧跟学术前沿,兼顾时代特征与学生生活实际

教材在内容设计上,紧跟生涯研究前沿,并且结合了时代特征。内容丰富,包括大学生生涯探索、生涯决策、生涯规划、就业创业的全过程语言风格上并没有一味地讲理论,而是通过互动、实践社会调查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和反思,在体验中成长。教材案例设计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几个不同性格、背景的设定人物出发,以大学生的视角探讨生涯、职业、就业、创业等话题,通过巧妙的案例故事和对话反映大学生常见的困惑与思考

(2)融入课程思政,实现润物无声的价值引领

坚持把生涯教育与三全育人相结合,在教材的每章均设计了“课程思政小故事”,配套资源也提供了相关指导,帮助老师做好课程思政。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使命感,书写自己的生命意义。

(3)关注积极资源,侧重核心能力与优势的培养

面对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发展多变的时代特征,本书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角度看到当前的社会风险与机遇。专门设立了“核心能力建构”的章节,通过测试、反思、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用“经营品牌”的方式培养自己的核心优势,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和生涯适应力。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保持开放心态,灵活地审视和处理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并勇于在偶发(机遇)事件中学习和成长。

(4)突破形态限制,打造新形态互动体验式教材

教材以学生的真实体验为第一视角,在每章开头设置了“困境引入”,章末设置了“对话空间”和“价值引领”,帮助大学生提高问题意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注重突破教材形态限制,建设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库,学生可以扫描书中二维码链接相关的音频、慕课、测评等资源,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教学全过程中,师生可以通过相应的教学任务交流互动,共同建构一个动态生动的教学生态系统。在第2版教材中还配套了《实践活动手册》帮助学生记录成长过程,激发学生的改变动机。

(5)实现书网配合,建设优质丰富可迭代的教学资源

本书通过人邮教育社区配套了丰富的教师资源包,并且持续更新,包括授课PPT、教案、教学大纲、习题集、生涯实践活动手册、课程思政活动等线上资源,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解决方案,帮助用书教师全面做好教学准备。

4.成果特色与创新

(1)教材特色

本教材聚焦新时代职业社会特点和当代05后大学生的特征,逐渐形成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心态培育”四位一体的编写特色。

l 价值引领为导向,培养有使命感的接班人

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大学生主动把个人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结合,着力培养具有使命感的接班人,提供了灵活运用课程思政的教学思路配套资源,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使命感,书写自己的生命意义。



“价值引领”模块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l 知识传授为基础,坚持学术前沿和国内国际形势相结合

教材坚持生涯规划学科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在内容上结合了生涯研究领域最新理论进展,通过案例研讨和知识拓展等方式不仅介绍专业知识,还扩展理论与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能。

l 能力培养为目标,避免早期规划与毕业选择“两张皮”

为避免低年级的生涯规划脱离毕业实际,成为“空中楼阁”的教学难点,教材注重学生生涯适应力和核心能力建构,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采用多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主动设立能力发展目标,做出与未来的职业发展相匹配的灵活规划。

l 心态培育为保障,做到生涯发展与心理成长相融合

充分利用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的多重身份,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生涯困惑和心理需求,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设计和贴近学生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提升抗压能力,培养成长型思维和乐观心态。

(2)本书创新

l 活用数字化资源,把教材变好用

教材不只是知识的载体和考试的范围,还应该成为教学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本教材注重突破教材形态限制,建设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库,学生可以扫描书中二维码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师生可以通过相应的教学任务交流互动,共建教学生态系统。



编写团队真人出镜的微课视频

l 强调互动体验,让学生能应用

教材以增加互动体验性来设计内容,促进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真正应用到自己的生涯规划过程中。侧重行动落实和能力培养的过程性考核,激发学生的改变动机。



互动体验内容设计示例

l 注重配套资源更新,让老师会教学

教材配套了丰富的教师资源包,并且持续更新,包括授课PPT、教案、教学大纲、案例集、生涯实践手册、课程思政活动等线上资源,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解决方案,帮助用书教师全面做好教学准备,辅助教师打造属于自己的金课。



第2版教材上线后一个月的资源使用情况

5.教材获奖、应用及效果

(1)选用范围及反响情况

本教材于2019年10月首版,2024年8月再版,截至目前已累计重印16次,累计销售6万余册。已经被包括中山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华大学、延边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开放大学等50余所院校选用。经过近5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学反馈良好,教学效果佳,社会效益显著,获得广大院校用书师生的一致好评


出版社出版情况报告

(2)教材获奖

本教材于2024年获得北京市教委组织评选的“北京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精品教材奖”,此次北京高校共推荐26本教材,共有8本教材获奖,本教材的质量获得了行业内专家认可。





2024年12月 北京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精品教材奖(第一主编)

此外,2024年本教材通过外交学院、外交部的评审,推荐参加教育部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本科教材评选,此项活动正在评审中。

3)教学效果

l 切实落实了积极的价值导向

教材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内容适应性强,有助于学生准确深入了解自己,设立合理目标,树立积极的职业观、就业观。

l 充分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行动转化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充分激发了学习动机,提升实践运用能力。

l 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生涯适应力

把生涯和心理相结合,帮助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学会自我心态调试和行动调整,有效提升了生涯适应力。

4)教学评价

l 特色突出,切实服务高校就业和学生指导工作实际

教材提供了丰富优质的配套资源,方便教师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极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胜任力。用书教师对教材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教材内容专业,有深度同时又接地气。



教材使用单位意见

用书学生普遍反映教材可读性和体验性强,贴合生活实际,能够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技能,发现自己的资源,能够帮忙缓解刚入大学的迷茫和焦虑。

l 支撑力强,引领生涯规划学科建设方向

教材突出了专业性和实用性,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编写特色,通过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和专题培训,提高院校教材使用的便利性和灵活性,配备了慕课资源,可以辅助学时有限的院校开展线上线下同步教学,为高校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支撑。

6 其他材料

l 教学成果教材介绍视频

l 教学成果教材的网络资源库

https://www.ryjiaoyu.com/book/details/50943